Sunday, December 3, 2017

跨文化身心適應與成長契機

跨文化身心適應與成長契機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Growth, and Potentials

講者 江孟純



引言
現在共同住在美國的我們,可能來自很多不同的地方,帶著很多自己過去的經驗和價值觀,相信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都多多少少經歷了跨文化的適應,這次波士頓哲學非星期五邀請到現為William James College臨床心理系助理教授、臨床心理師的江孟純來分享跨文化的身心適應與成長契機。

孟純的個人經驗分享



在這個演講的一開始,孟純先分享了自己過去的學習歷程以及和文化適應有關的經驗。我們的大腦有左側也有右側,左側的大腦是所謂的「理性腦」(rational brain),右側的大腦則是所謂的「創意腦」(creative brain),就像是我們的大腦一樣,孟純覺得心理學也同時結合了藝術和科學。在學習心理學的歷程上,有許多對孟純造成影響的人事物,大學時期的她,在台大念心理系,台大心理系較強調「scientific psychology」,包含如何測量、預測並控制各種心理「變項」,當時她做了一個研究探討注意力不足和過動兒童(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心理功能,這個經驗幫助了她了解心理學的許多不同面向,但她始終認為心理學並不只侷限於當今流行的「實證科學」。

現象學(Phenomenology):
在Duquesne University攻讀臨床心理學博士的時候,她開始接觸現象學,何謂現象學呢?現象學在研究不同的「生命現象」,人的各種生活經驗都可以是一種被研究的「現象」,例如焦慮、生氣、或是戀愛的經驗等等。現象學研究的目的,是要建構出一個解釋「主體意識與經驗」的架構,和在台大心理系時所接觸的Scientific psychology相比,Scientific psychology並不特別強調「主觀意識與經驗」,而是強調我們如何從外在的角度來測量、預測和控制,和Scientific psychology較為不同的是,現象學這種強調「主體意識」的研究和每個人所感受到的文化經驗習習相關,舉例來說,在場的每個人,可能都有你們自己和文化適應有關的經驗,而這就是一個現象學可以研究的主題。孟純自己滿喜歡現象學研究,因為現象學的研究會將個人經驗也納入了考量的範圍,而這是人文科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除了屬於現代主義(Modern theory)的現象學,孟純也接觸了以下各種不同的理論。

1960-1990年代左右出現的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後現代理論是對現代主義的一種批判,目的是要「解構」在近代(Modern era,大約是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所形成的各種理論和概念。因為當時的思想家認為這些根據個人經驗所建構出的「理論」並不總是真理,有可能在你的經驗中,你認為美國人就是很無禮,但那僅僅是一部份人的個人經驗,美國人也有百百種,總是會有你沒有體驗到的一部份。
後現代主義包含Critical Feminist Theory、Critical Race Theory等等,如當今的媒體或生活中討論性別平等或是種族平等的議題,大家可能有聽過”Race does not exist” 或是 ”There is no gender” 這樣的論述。後現代主義認為所謂「性別」和「種族」都是一種被建構出來的概念。舉例來說,你可能可以說相較起美國直來直往的文化,台灣的文化更注重禮貌,但這不總是與個人的主要經驗相呼應,美國也有很有禮貌的人。這些透過個人經驗建構的理論可能的確可以概化到某一部份的情況,但總是會有例外。

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
在孟純的臨床工作經驗中,她也強烈的被心理分析學派所影響,心理分析是一派心理學的理論,也在臨床上可以應用。心理分析的其中一個假設是潛意識(unconscious) 的存在,源自於佛洛伊德的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潛意識。舉例來說,你可能有類似這樣的經驗:你做出了一些行為,但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做,你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代表你當下的行為可能是被你的潛意識所影響。
在潛意識存在的前提下,佛洛伊德提出了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防衛機轉大多都是在潛意識中進行的,人會透過防衛機轉把人與現實的關係稍微改變一下來滿足心理上的需求,或是減少心理上的痛苦或不安。舉例來說,其中一種防衛機轉是投射作用(Projection),也就是我們會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當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有這種想法的時候,我們就把它投射成旁邊的人的想法。例如在逛街的時候,我其實自己很喜歡這件衣服,但我不想承認,所以我就跟我妹妹說,你應該喜歡這件衣服吧!
根據潛意識和防衛機轉,佛洛伊德提出了自由聯想法(Free association)和夢的解析(Dream analysis)等治療手法,自由聯想法的假設是我們的想法是互相連結的,透過分析不同想法之間那些「沒有被說出來的連結」,就能了解到潛意識的運作。佛洛伊德也認為潛意識會在夢中出現,例如最近孟純經常夢到搬到Pittsburgh,這些夢也能多多少少反映她目前真實人生中經常出現的想法。孟純雖然沒有全面同意心理分析的所有理論,例如佛洛伊德認為人的命運在五歲前就被決定了,但孟純認為人有很多成長的潛能,不過在臨床上,她經常使用心理分析當作一種「仔細聆聽」個案想法的工具,她自己較為喜歡的一個心理分析的支派,是一個美國心理學家Sullivan所提出的人際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尤其是用於探討文化和心理學的交互作用。

受到許多自己的經驗、不同心理分析門派和理論的影響,孟純目前最有興趣的是個別心理治療(Individual psychotherapy),尤其是任何「非主流」的經驗。目前的社會常常把個體和「常模」做比較,好像你只要沒有落在這個大多數人的常模裡,你就是「不正常」,但孟純並不同意這種想法,她更關注的是如何去了解這些所謂「非主流」的生命經驗,包括有過創傷的人,人格違常、社會上的弱勢族群或是天才,近期她也非常關注和社會正義有關的議題,因為許多心理問題的根本是來自社會的不公義,例如目前在美國社會中常見的海洛因或鴉片類物質濫用的問題,其實都源自於整個社會結構不公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從系統面著手,或許可以一次改善更多人的情況。另外,由於目前社會大眾對於心理治療的誤解,孟純也對於成人教育(Adult psychoeducation)很有興趣。

文化適應
在開始今天和跨文化適應有關的主題之前,孟純請聽眾和旁邊的人相互了解一下,並聊聊今天想學到的內容,以下是聽眾分享的一些想法:
當我們接觸到一個新的文化時,我們到底應該保留多少自己原先的文化,和接收多少新的文化呢?
不同的生命階段和扮演不同的角色會如何影響你的經驗
當你到一個新的地方,你可能會有一些期待,但當你實際遇到的情況和期待不同的時候,你該怎麼處理?
如何面對自己或他人對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

今天的主題是文化適應,首先,我們必須先聊聊何謂「文化」,在開始討論何謂文化之前,孟純想先提醒大家盡量避免把你看到的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也呼應前面現象學所提及的概念:「每個人的主觀經驗都是重要的」,我們也可以從每個人的主觀經驗中學到很多不同的事情。主觀經驗的重要性可以從最近用Netflix的一個影集「Mindhunter」來當做例子,Mindhunter是在描述兩個FBI探員為了逮補連續殺人犯,所以嘗試去推理:為什麼連續殺人犯想殺人?,過程中FBI探員們就是透過訪問許多連續殺人犯的個人主觀經驗來逐步推敲犯案動機,這也是現在FBI其中一個行為分析部門的工作。那到底何謂「文化」呢?根據Merriam-Webster字典,「文化」可以是某一個特定社會、團體、地點或是時間的信仰、習俗、藝術等等,舉例來說,三十年前的台灣文化和現在的台灣文化,可能因為時間的流逝,與 大家心想的台灣文化有了很大的不同。

跨文化的心理學理論(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心理學上最早研究文化的流派是跨文化心理學(Cross-cultural psychology)。這個學派的理論希望借由更精確的討論文化來測量並預測人的行為,並更知道怎麼提供幫助給需要的人。Oberg在1960年提出文化衝擊(Cultural shock)的概念,像剛剛聽眾所提到的,有時候你的期待和現實不符,所以你會受到一些衝擊,這是一個很初期的想法,當時他們將文化衝擊視為一個必須被「矯正」的負面思維。
1997年時,被認為是跨文化心理學之父的John Berry提出了一個文化適應壓力(Acculturative stress)的概念,當你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例如到了一個新的工作環境),你可能會覺得壓力很大,所以你需要有一些「策略」來降低壓力。這個文化適應模式(Model of acculturation)包含兩個面向:(一)你有多想維持和原先文化的連結?(二)你有多想學習和接受新的文化?孟純分享了她自己的經驗,在她剛來美國的時候,她只和家人講中文,其他的時間她都盡量使用英文,所以她當時想維持和原先文化的連結程度是很低的,當時的她對於到了一個新的地方覺得非常興奮,也很想把握任何學習美國文化的機會,所以她當時想學習新文化的程度是很高的。根據這兩個面向和兩種不同的程度,Berry提出了四種文化適應的「策略」,分別是整合(integration)、同化(assimilation)、隔離(separation)、和邊緣化(marginalization),如下表。


對自己原先文化的認同感
(Identification with heritage culture)
對美國文化的認同
(identification with new culture)
整合 (integration)
同化 (assimilation)
隔離 (separation)
邊緣化 (marginalization)

雖然這個模式好像可以快速的將人的經驗分類到不同的策略,但孟純對這個模式有一些反思,首先,根據這個模式,「因為到了新環境而感受到壓力」好像是一個必須被矯正的問題,但或許這只是一個多數人的自然反應,而許多以西方文化為主的理論也都有類似的問題,就是他們好像認為大家都「必須」喜歡西方文化才是好的適應成果。另外,這個模式也假設在面對壓力時有一個「最佳策略」的存在,然而,我們真的會有那麼一天達到所謂的「整合」嗎?孟純再度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即便在美國許多年,很多時候當美國朋友熱烈的聊起成長過程中的共同回憶,由於她並沒有這些共同回憶,她仍覺得陌生,然而,當她回台灣時和家人朋友聊起最近台灣發生的事,她也覺得很陌生。這個模式中的「整合」好像隱約暗示著:「最好的你,就是能夠在兩個文化中完美整合的你」,但這真的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好的嗎?

發展模式(Developmental Model)
一些其他的學者則提出了自我身份認同的發展模式(Developmental Model)來解釋文化適應的過程,在發展模式中,文化適應可以被視為一個「隨著時間改變,你的經驗持續改變」的過程,而這個持續改變的過程就是成長和發生契機的基礎。Atkinson等人提出一個五階段模式(Five stage model)來描繪一個種族和文化身份認同的發展歷程(如下圖)。


這個五階段模式中的第一個階段,是尋求和主流文化的一致性(Conformity),例如你到了一個新的工作環境,你可能會先觀察一下辦公室的主流文化是什麼,並嘗試融入這個主流文化;第二個階段是發現不和諧(Dissonance),隨著時間流逝,你可能會漸漸發現這個主流文化有些你不喜歡的問題;第三個階段是你可能會開始抗拒主流文化並反而想要更靠近你原先的文化(Resistance and immersion)。舉例來說,剛到美國的時候你可能會為了盡快融入主流文化,而跟著調整你的飲食習慣(第一階段),但過了一陣子,你真的覺得你沒那麼喜歡美國的飲食(第二階段),於是你開始懷念起家鄉的滷肉飯(第三階段)。在這一連串的經驗中,你邁入第四的階段,你開始思考自己之前的行為、思考自己未來該怎麼做(introspection),接著你邁入了最後一個階段:自我覺察(Synergistic articulation & awareness),比起剛來美國的你,現在的你更能清楚的解釋自己的原生文化和美國文化的相同和相異,且你更清楚的知道你是如何整合兩種不同文化的。Kim根據這個五階段模式,也進一步針對亞裔美國人的身份文化認同提出了以下的模式,提供給大家當一個額外的參考(如下圖)。



現在的你,又是在哪個階段呢?你認為這個模式是否完整,或是否少了什麼呢?針對這個自我身份認同的發展模式,孟純也提出了她的反思,首先,發展歷程是否總是線性發展呢?舉例來說,很多移民到了美國,根本沒打算要盡快融入主流文化;另外,不同階段可能會根據你的經驗和想法而反覆出現,或有時候你以為你已經知道你要怎麼融合兩個文化,但可能突然發生了一些事件又讓你回到了抵抗的階段。第二,是否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找到一個穩定的平衡點呢?孟純認為生活中新的經驗總是會帶給你一些衝擊或改變。第三,這些模式都只反映了個人的身份認同歷程,但文化通常包含了一群人的互動和經驗,當你在探討單一個人的文化適應歷程時,也必須將當時的情境也納入考量,例如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情況、國家背景等等。
透過介紹這麼多種心理學模式,我們可以發現沒有哪一個模式是最完美的,但這些不同的模式的存在,的確提供了我們一個共通的語言來討論文化適應的心理歷程,例如發展模式中提到的一個自我檢視(introspection)的概念,在這個自我檢視的經驗中,是否也提供了我們個人心智成長的機會呢?

文化心理學(Cultural psychology)
最後,還有一個和文化適應有關的理論是文化心理學(Cultural psychology),這個理論認為心理學的本身就是文化,文化和心理學是無法切割的,且他們都深受歷史情境的影響,另外,文化並非一個固定且單一的概念,差異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Schweder在2000年發表了一本書「Thinking through culture」,首先,他認為「Thinking by means of the other」是很重要的,當我們在思考文化差異的時候,你必須要考量並瞭解對方所處的和你不同的文化,並認真了解對方的經驗;第二,「Getting the other straight」,我們常常對其他人做出很多假設,並以為自己真的了解對方,但那些假設不一定是真實的,你必須確定你真的理解對方的意思,尤其是在面對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我們更應避免用自己既有的假設去假想對方的意思;第三,「deconstructing and going beyond the other」,在了解對方的觀點後,再進一步解構這些意思並探討對方更深入的想法;最後,「witnessing in the context of engagement with the other」,因為人的行為和想法會受到情境的影響,所以若你能親身見證那個對方所經歷的那個情境是更好的。
而這些文化心理學的想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際幫助我們呢?Derrida提出了「differánce」的想法,這是一個英文difference的變形,所謂「differánce」,就是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一個概念。舉例來說,隨著你待在美國的時間越來越長,你可能會和美國文化裡的其他人有越來越多相似之處,但在此同時,你們還是有不同的地方,不過你們又不是完全不同。

總結
在文化適應上,雖然我們可能有一些相似的時空背景,但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經驗,所以就相信你的直覺吧!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怎麼做才是最好的,請相信你自己當下心之所向。「和別人不同」這件事,其實也提供了很多個人心智成長的機會,許多研究都指出當工作場合有來自各式各樣文化背景和各式各樣專業的人,可以促進創造力和更好的產品。擁有跨文化經驗的優點是我們在思考上有更多的彈性,相較起只有單一文化經驗的人來說,你可能會比較容易在不同文化和情境中轉換,並找到對你來說最有效的方式,另外,你可能也在合作上對其他工作夥伴有更多的同理心。

針對自我照顧(self-care)的建議
  • 發展自我認識是一個不斷進行中的過程
    • 世界上有百百種不同的身份認同
    • 自我成長的過程中會有一些「生長痛」也是很正常的。「當你覺得某件事情很難的時候,你其實又成長了一些。」
  • 需要時間、經歷和主動的參與去學習和成長
    • 讓自己因為自己的成長而感到驚喜
  • 好好的過每一天是很重要的,包括充足的睡眠、吃營養的食物、多喝水和規律運動
  • 有社群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找到朋友是很重要的,但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交朋友的方式。
  • 專業支持可以促進你的心智成長並進一步增加你對自己的了解


臨床心理學的迷思
  • 只有「瘋子」才需要心理治療?
    •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心理治療來進一步發展成更完整的自己
    • 適應新情況可能會讓人覺得頗有壓力,但不等於這個人就「生病」了或是「瘋了」
  • 人會心理生病是因為他們太軟弱?
    • 和所有其他的疾病一樣,生理因子或是環境因子都會影響心理疾病的發生,你通常不會對一個感冒的人或是需要動手術的人說,你就是太軟弱了才會生病。
    • 多年的臨床經驗,讓孟純相信社會結構上的壓迫,是把人推向黑暗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 任何人只要有心,都可以靠自己克服心理疾病?
    • 人人都有某種程度克服環境壓力的韌性;但若有更嚴重的心理不適可考慮專業的協助
  • 只要笑就會快樂了嗎?
    • 有許多不同的理論都在探討表情和情緒的連結
    • 但如果正在經歷臨床上憂鬱的感受,硬是逼他透過笑來假裝自己是高興的,可能反而適得其反。若對自己能有更符合實際情況的瞭解,可能才是比較有幫助的。
  • 有心理疾病的人通常都比較暴力?
    • 流行病學的研究指出:90%以上的有嚴重的心理疾病的人,從來都沒有暴力行為(Hodgins et al., 1996),只有3-5%的暴力犯罪是由有嚴重心理疾病的人造成的(Monahan, 1006; Walsh, Buchanan,& Fahy, 2001)。
    • 有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舊譯精神分裂)的患者,反而更容易成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Teplin, McClelland, Abram, & Weiner, 2005)


Q&A時間
提問:我們要如何確定自己能提供需要幫助的人真正的幫助呢?
回應:其實大家可以想想看你平常會如何關心生理上生病的朋友呢?你可以說:「現在的情況真的滿困難的,我們都會在這裡陪伴你,如果你需要幫助的話可以讓我們知道」,或是問問看對方希望我們怎樣陪伴他度過這段時間,而不是只跟他們說「多笑點你就沒事了。」陪伴的過程中盡量誠實的面對對方,如果對方說了什麼讓你覺得很受傷的話,你也可以分享你的真實感受。

提問:在印度的文化中,對於心理疾病和接受相關的服務都被污名化,即便只是使用「尋求專業協助」這個詞都還是有很多污名化的問題。
回應:就污名化來說,人們需要更了解「到底尋求心理相關的服務」的真實面相是什麼;就用詞來說,在溝通的時候可以因地適宜的選擇對方當下比較能接受的詞。

提問: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有更多不同的文化經驗是否對心理健康有正向影響呢?
回應:面對新的經驗時,會感到驚訝都是很正常的,和多種不同文化有互動的經驗,可能會讓你比較有能力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所以你的想法可能會比較開闊,但當然也有可能第一次接觸新的文化的經驗太負面了,造成人們不想再回想這個經驗。根據每個人對自己的優缺點的了解,大家可以衡量是否現在要先降低生活的壓力,或是你有足夠的韌性去面對這個挑戰。

提問:你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是否在某個年紀或是生命階段之後就會比較固定了呢?
回應:每個人都可以有多於一種的身份認同,你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也可能會隨著時間和經驗而改變,孟純舉例來說,現在她的「台灣人認同」,和她剛搬來美國的「台灣人認同」的意涵已經很不同了。

提問:如果你沒有一個讓你覺得有歸屬感的社群,你該怎麼辦?
回應: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社會結構上的不公平是很危險的,例如說五十年前的美國,你甚至不能和不同種族的人結婚,那這些跨種族婚姻的人,就很難找到能讓他們有歸屬感的社群。孟純提到她最近看過的一部電影「The Imitation Game」,雖然主角是個對社會有非常大貢獻的天才,因為當時的社會不能接受同志、甚至視同志為有罪,造成主要極大的痛苦導致自殺,就是個社會不公義導致個人悲劇的例子。實際上,你可能需要有策略性的保護自己,例如台灣同志婚姻不合法,所以有些人就選擇離開台灣、搬來美國這個同志婚姻合法的地方,來確保個人有結婚的權利。但如果沒辦法離開這個地方,人們就得思考其他方式來保護自己、找到歸屬感。

提問:如何處理/回應種族歧視的問題
回應:我們剛剛有講到”Thinking through others.”,如果你想要說服某個人,必須要先嘗試了解他們的想法和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想?例如在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是很難溝通的,如果有機會去了解對方的想法,你可能會發現其實很多共和黨支持者的確是認為川普讓經濟更好了。雖然他們的想法不一定與你的想法一致,但至少你先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接著你可以再問問那他們的健康保險呢?是否也比較好了呢?你只能提供不同的想法提供對方參考,然後讓對方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畢竟沒有人喜歡被直接說「你該怎麼做」或是「你錯了」。

提問:現在因為網路,人們更容易可以看到和回應來自全世界的人的想法,這個情況是否導致我們更分裂,或其實反而是比較好的?
回應:對於這一點,孟純並不知道是否有研究鑽研明確的答案。就經驗上來說,網路可能可以帶來正向的影響,也可能帶來負向的影響,隨著時代快速的演進,現在和二十年後的情況可能又會非常不同。但在使用社群媒體上,孟純提醒大家避免一直待在同溫層,導致自己越來越難接觸到不同的意見。

提問:有沒有什麼建議是可以提供給跨文化的年輕孩子?
回應: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韌性,尤其是孩子也有很強大的韌性,你要相信孩子會學習和成長,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讓他們一直感受到愛與支持的地方,身為一個在旁邊支持的大人,並不一定要非常批判性的指出孩子做對了或是做錯了。現在的研究認為,孩子可以有犯錯的機會,而家長可以設定一個界線,但這個界線要根據情境而有彈性。若你觀察到孩子開始拒絕上學,吃飯睡覺也出現障礙,這時必須及早尋求專業的協助。

提問:心理學上常提到「預測」行為或表現,那我們要怎麼確定這個預測能更準確?
回應:舉例來說,上次的美國總統大選,也有很多的「預測」,可能過程中多少有預測正確,但最後還是錯了,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被100%預測的。預測可以幫助人們 對於不同文化的基礎了解,但就算是同樣文化的人也有各自不同的經驗。

提問:當你察覺到自己無法在兩個文化中完全整合的時候,是否曾感到憂鬱呢?
回應:我們必須先釐清「憂鬱」的定義,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寂寞,我們每天的生活和心情也總是起起伏伏,如果你有幾天覺得心情比較低落是很常見的。當然如果這個情況持續了很久的時間,那就必須有所警覺。

與會合影

文字: I-Ting Hwang
攝影: Margaret Wey, Chia-Chun Chun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