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4, 2016

香港本土意識的發展與香港的過去現在未來



講者  劉以正
引言
2014的香港雨傘運動引發港人爭取民主的一波浪潮,面對中國勢力的威脅,台灣與香港追求民主自決過程中遭遇相同困境。今天很高興請到前香港大學學生會會刊「學苑」的總編輯劉以正來演講,目前正於 Tuft University 作為交換學生的他,於香港出生長大,就讀香港大學四年級,主修國際關係與歷史。他將介紹香港本土意識的發展演變,分享香港年輕一輩對香港未來的展望。
香港本土主義興起
  首先,劉以正闡明為何香港本土主義在這時間點高漲。2008年是香港人自我認同為中國人認同度最高的一年。同年的北京奧運提升了香港人對中國的認同感。劉以正說,當年他也以身為祖國一份子感到驕傲。但最新調查顯示,在18到30歲的人之間,有40%的人支持港獨。劉以正從三個角度切入來討論為何年輕一輩的香港人對中國認同的快速下降。首先,一國兩制出現問題,近年因自由行、持單程証來港的新移民人數不斷上升,嚴重影響香港本身的醫療與商業經濟。其次,中國不顧基本法,強行介入香港國民教育,試圖將中國化的史觀放入國民教育課綱。此外,2011年修建廣深港高速鐵路工程的過程中,政府想要強行拆遷橫台山菜園村,引起當地居民不滿。這兩次事件均引發極大的抗爭行動。香港人從中逐漸感受到中國試圖推動中港融合,改變香港原有的生活面貌。最後,是大家較熟悉的2014 雨傘運動,香港人發起一系列爭取真普選的公民抗爭。劉以正說,由於這些事件,90後的香港年輕一代漸漸對於傳統回歸派或是民主派的主張感到不滿,他們也重新思考看待中國的態度,認為在基本法的保護下,除了外交與軍事,中國不應該介入香港的任何事物。
 接著,劉以正提到香港民主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便是習近平的態度,他認為,中國仍以帝國自居,想做文化的輸出者,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即使你不住在中國,依然屬於廣義的中國人,中國嘗試於文化上主宰全世界的華人族群。香港處於一個以帝國自居的國家邊陲,獲得自治權的機率極小,更遑論真普選。
香港政治派別的演變
     劉以正以2014年雨傘運動為分界,分享目前香港不同的黨派主張。2014年以前,沒有任何的黨派是以香港本土作為其核心政治主張。遵守一國兩制體制規範,試圖於此框架下實現民主自決的民主派,未將香港視為一個獨立的國家。2011年陳雲所著的「城邦論」,提出中港區隔的主張,利用這樣的分隔來捍衛本土利益,維護自英治時代留下的制度,期望最終能促使中國民主化,但他仍以香港是隸屬於中國的一個城邦為中心思想,並未有港獨意識的出現。2014年由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編著的「香港民族論」,主要論述為香港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擁有自己的歷史、身份認同,與中國有極大差異。雖然香港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互不相容,但在追求法治和民主的過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影響。此書可視為香港年輕一輩對大中華民族主義的反彈,他們並不想要生活在大中國文化的陰影/羽翼之下。雨傘運動後,一群以香港本土的核心價值的人成立本土民族前線,將香港自決的概念轉為政治實體。
香港政治現況
  即便香港本土黨派開始出現,香港的主體性仍慢慢消逝,政府於國民教育大力推行使用普通話,香港越來越多的電視台開始使用簡體字與普通話播報。除此之外,香港選舉也出現越來越多的賄選,並且,當候選人被指控違反基本法,香港政府可終身禁止他參選的權利。
  劉以正解釋,香港基本法是由中國和英國聯合聲明,並沒有港人參與。此時在場一位出生於80後的香港朋友也分享自身經驗,表示他那一輩的人,大多數擁護基本法,約80%的人希望維持現狀。當時中國政府開明派的出現,也有人提出可以依據基本法逐漸民主式地回歸中國。劉以正說,根據基本法,中國有權去解釋它,香港回歸後,中國人大常委會先後五次對香港基本法作出解釋,這些解釋都改變了基本法原有的法規,令香港年輕一輩感到中國無意遵守基本法。
此外,2016年十月發生的立法會宣示風波,香港立法會兩位新科議員游蕙幀、梁頌恆因宣示時被指控刻意把「China」讀成「支那」,被政府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之後這兩位議員因辱華被取消議員資格。劉以正對於他們兩位逞一時之快的行為相當氣憤,他說,此事件後,以港獨為政治主張的香港本土派將無法參選,使本土派的生存空間更加艱困。更重要的是,中共此舉嚴重破壞香港法治基礎與在「中英聯合聲明」中保障香港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國政府無權利用解釋基本法的手段來操控香港的選舉。
  目前香港的政治勢力可分為中央與地方,中央方面,習近平派系在香港基本上沒有勢力,江澤民派系則長期盤踞於香港。習近平希望香港政局能相對穩定,藉此剷除江澤民系的勢力,而江派則希望香港越亂越好來影響習近平的統治。作為江習兩派角力的香港,梁振英上任後,他想建立一個新的治港集團,能在江習兩派間兩面投機。本土派在此情形下被強力鎮壓,成為梁振英用來對抗習近平和其他勢力的馬前卒。港獨思想便是由此興起,劉以正認為,其也會繼續成長,因為香港人的困境依然持續惡化。
未來展望
  支持本土派的民眾依舊是極小一部分,且本土派的組成也相當脆弱。主因是他們反對傳統的民主選舉也無法從政,只能採用街頭暴力抗爭的手段,導致常被捕入獄,降低民眾參與意願。大多數民眾仍相對保守,那些有錢港人並不關心港獨運動。
  中國方面,習近平試圖重新建立一個穩定的香港,即一國兩制,進一步加深大中國民族主義思想,將權力更集中於中央。無論如何,本土派依舊會被壓制,但如果中國經濟出現不穩,可能是香港獨立運動的機會。劉以正說,他期待中國經濟市場對歐美國家的開放能使中國國內政治更自由透明。
  以全世界角度來看,右翼重新崛起,世界動盪會更加劇,尤其是川普聲勢如日中天,當選後可能對東亞態度愈發強硬,或許是港獨的機運。穩定局勢下,國際輿論不會站在港獨這邊,但如果動盪之下,港獨有機會獲得國際支持。
結語
  劉以正希望本土派能持續壯大,在未來某天,香港能成功從中國獨立自治,但不諱言小國家的獨立常須仰賴國際戰後的不穩定機會,如二戰後新興的小國。
Q&A
會後有觀眾問到,中國和香港基本上是同血緣的民族,為何要獨立,或是香港人的主體性與中國有何差異?
  劉以正說,他認為國家認同是由民主政治參與所構成的群體,擁有共同的政治生活,政治身份,公民身份可以建構起一個民族,政治公民可以與血緣民族分隔。
  現場也有兩位分別是1970、1980年代左右出生的香港朋友,他們和90後的劉以正熱烈地討論香港人效忠的對象由英國、中國轉移到香港本土。此外,他們更有感於粵語逐漸在年輕一代消失,其他人也分享在普通話的侵襲下,如何保存粵語與台語的困境。
  劉以正總結道,他覺得有必要現在就站出來,因為他們不做沒有人會做,但仍不確定畢業後的目標為何。現場觀眾分享了范雲老師在野百合運動後出國留學,而今回台貢獻所學的例子,以此鼓勵劉以正出國留學。但劉以正也幽幽地說,他很怕學成回國後,香港已不是原有的樣貌了。香港社會運動所遭遇的困境,值得台灣借鏡思考。

文字: Ching-Huan Chen
攝影: Chia-Chun Chung

1 comment:

  1. 当然,只有一个州,一个夫妇的方案,以帮助促进深化这个考虑好的远东民族主义,这个设施远远超过这个中间地区。 当然,如果远东的金融体系通常是不稳定的,那么你们邻居派系将会 留学生论文还有机会与香港分开活动。 刘义铮表示,她可以预期,中国现在的经济市场有助于准备北欧除了欧盟以外,还可以使中国的政府政策除了透明度外,还要更加无成本。

    ReplyDelete